王府井地块竞标何以遇冷米保
王府井地块竞标何以遇冷
王府井(600859,股吧)地块遇冷的背后,聚集的是商业格局的调整、房地产调控政策和市场走向的叠加效应。竞标溢价率低,是各种
Normal
0
7.8 磅
0
2
false
false
false
EN-US
ZH-CN
X-NONE
/* Style Definitions */
table.MsoNormalTable
{
mso-style-parent:"";
font-size:10.5pt;
font-family:"Calibri","sans-serif";
mso-bidi-font-family:"Times New Roman";}
王府井(600859,股吧)地块遇冷的背后,聚集的是商业格局的调整、房地产调控政策和市场走向的叠加效应。竞标溢价率低,是各种因素共同造成的结果。
备受关注的王府井商业地块竞标日前冷清收场,仅有三家竞标主体参与角逐,最高出价仅29.1亿元,折合楼面价3.4万元。竞争激烈程度固然远不及崇文门菜市场地块以及CBD中服地块,诞生新“地王”的预言也就此落空。王府井地块身处不可复制的传统核心地段,潜在商业价值之高毋庸置疑,何以捧场者寥寥?
“意外”的出现,有着必然的原因。王府井地块遇冷的背后,聚集的是商业格局的调整、房地产调控政策和市场走向的叠加效应。竞标溢价率低,是各种因素共同造成的结果。
从客观角度看,随着北京商业多中心格局的形成,传统金贵地段的财富聚集效应在稀释。王府井地块的价值虽然很高,但已然不再具有“独一份”的昂贵。如果加上拆迁回迁成本,其价值空间还会有所下调。对于此前积极性很高的开发商们来说,很可能存在预期利润难以完成的担忧。
从房地产调控的角度看,开发商们出手谨慎,还折射出房产业资金链绷紧的现状。“地王”的大旗是钱树起来的。流动性泛滥时,竞标者个个手中有粮,争抢地块时不遑多让,自然会抬高价码。现在受政策限制,开发商强弱分化出现,有的有粮有的缺粮,价格自然炒不上去。
从市场走向看,从今年初到6月,商业地产作为楼市调控的避风港,经历了一个时期狂热的开发浪潮。但从7月以来,突然转冷。不仅成交量大幅萎缩,价格也大幅下降。写字楼和商铺量价齐降,与库存量增幅超过住宅的趋势,似乎表明商业地产的市场容量将至极限。与此同时,银监会日前第一次对商业地产抵押贷款提出具体要求,银行对商业地产抵押贷款的房贷标准应大幅高于住房按揭。商业地产借贷成本的上升和可能被进行调控的猜想,也会让部分开发商止步于竞标。
还要看到,王府井地段既承载着优化区域风貌,又担负着承继传统商业文化的多重功能,政府部门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自然较高。这对于开发商来说意味着较多的限制。开发商对此不可能不慎重考虑。
没有比楼市进入敏感期的一次竞标,更能反映政府部门、开发商以及市场的真实态度的了。这些态度的对冲,导致了王府井地块竞标的遇冷,从中,也可看出未来一段时期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走向。